图片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:小陈茶事 丨作者:村姑陈 《1》 才知道最近出了个新词,叫“工位主理人”。 打工人们给自己贴上自嘲的标签,以此缓解几分工作带来的压力和烦躁。 枯燥重复的日子里,需要一些调剂,哪怕只是随口说出的玩笑话。 动手布置自己的工位,也是件能放松心情、收获愉悦感的事。 图片 工作室的小伙伴们对此十分在行,简单的收纳是基本操作,摆上几盆绿植,放几个喜欢的玩偶、再整理出一个井井有条的零食区...... 在小小的工位上做个“创世神”,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空间,确实能为忙碌的工作日带来不少慰藉。 不过,在我们这儿,除了视觉上的满足,还有一种更简单,也更润物细无声的放松方式,能实实在在地提升办公生活的品质——喝一杯适合自己的茶。 不用讲究太多,只要选对了茶、泡对了味,就能在忙碌的间隙,享受片刻宁静。 图片 《2》 对于大多数上班族而言,日常喝茶还是以高性价比为主。 那些一泡几十元的名优茶,对普通人来说,不仅价格难以承受,也不适合在日常办公的环境中冲泡。 一些名山头的茶,或者高年份的老白茶,市场里的水往往都很深,如果没有足够的鉴别经验,很容易“茶财两空”。 因此,百元级别的高性价比口粮茶,才是打工人的明智之选。 这些茶叶可能没有响亮的名号,没有唬人的噱头,但不妨碍它们拥有扎实的品质。 图片 就像今年的一级春寿眉《花弄影》,香气如百花盛放,汤水如山中清泉,鲜甜味、香味,喝到口中久久不散。 这样优质的高山白茶,一泡也不过几块钱,日常喝完全不用心疼钱包。 当年的新茶,价格一般都会更实惠些,茶友们可以多买一些,边喝边存。 选口粮茶,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向品质妥协,只要不贪图小便宜,满脑子想着捡漏,都能买到品质不错的茶。 而且,买茶要看本质,看茶叶具体的香气、滋味、汤感,而不是看包装、看炒作。 很多价格虚高的溢价茶,未必有普通的口粮茶好喝。 图片 《3》 众多口粮茶中,寿眉尤其适合上班族。 按照一芽三叶、四叶的标准采摘下来的寿眉,叶片略宽、芽头略细、梗略长。 叶片宽,使得寿眉的香气和滋味更加直接。 浓郁的甜花香、饱满顺滑的汤感,都离不开叶片中丰富的内含物质。 作为茶叶运输养分的主要通道,寿眉的茶梗中同样蕴藏了大量的养分,包括果胶、多糖等等。 这些物质同样是茶汤风味的组成部分,寿眉清甜甘润的滋味正来自于它们。 图片 一边工作,一边泡上一杯花香四溢的寿眉,能有效缓解烦闷的心情,振奋精神。 春夏季节喝寿眉,有提神、清热、缓解疲劳之效。 秋冬季节喝寿眉,暖身去燥的效果显著,饮后浑身舒畅。 对于经常熬夜加班的人来说,imtoken官网正版入口寿眉中丰富的茶氨酸,在提神的同时也能起到安神放松、舒缓神经的作用。 从品饮价值上看,寿眉无疑是一位贴心的“上班搭子”,但它的优点还不止于此。 寿眉不仅贴心,还很省心。 图片 《4》 上班喝茶,怎么方便怎么来。 在办公室喝茶,多数都没有冲泡功夫茶的条件。 即便公司能提供专门的茶水间,在较快的工作节奏下,通常也没有闲情一冲一冲地泡茶品茶。 恰好,即便不用专门的功夫泡法,只用一只玻璃杯或马克杯,也能泡出不错的寿眉茶汤。 用这类无法茶水分离的茶具泡茶,关键在茶水比。 注水200克左右,就搭配1-1.5克的茶,具体多少可以根据个人口味调整,但不宜过多。 毕竟茶叶要长时间浸泡在水中,投太多茶,茶汤容易变得浓苦。 图片 冲泡时依旧用沸水,先投茶再注水,防止干茶上浮。 一杯茶喝完,还能接着倒进沸水,再续上一杯。 这种不讲究出汤时间、称得上“一劳永逸”的冲泡方法,对于需要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上班族来说,非常省事。 如果有茶友追求极致的方便,连取茶称茶的步骤都想跳过,那么我十分推荐你入手《随心泡》。 美国东部时间2025年6月12日星期四上午11:30更新 在餐厅外坐上景区车,途中经过“旭光台站”没有停留,在“武陵村站”下车。 由8年陈的春寿眉压制而成的饼干茶,专门做成了2.5克一泡的独立包装。 用玻璃杯、保温杯、马克杯冲泡,一次刚好一包,拆开就能泡。如果在家用盖碗,就拆两包刚好。 身份证大小的包装也不占位置,平时出游装上几包,在哪里泡都很方便,真正做到了“随心泡”。 图片 《5》 伏案工作时,总是习惯性地泡一杯茶放在旁边。 除了提神解渴之外,也是一种仪式感、一种陪伴。 否则,漫长而乏味的工作时间,未免太过难熬。 写稿没有思路的时候,就转头喝上一口,暂时放松一下神经。 通过一杯简单的茶,给自己一个短暂的休息时间,算是忙里偷闲。 其实,就像精心布置工位一样,为自己选择一款合适的口粮茶,也是创造舒适区的一环。 如果喝到了心仪的茶,价格也合适,不妨将它带进办公室,让它成为专属于你的“上班搭子”。 原创不易,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点个赞。 关注【小陈茶事】,了解更多白茶,岩茶的知识! 小陈茶事村姑陈imtoken官网下载地址.下载官网app.官网.官方.cc,专栏写手,茶行业原创新媒体“小陈茶事”主笔,已出版白茶专著《白茶品鉴手记》,2016年-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|